Civethica 标志 Civethica 基金会

“X点”之后的世界政治体系

地球在混乱与新秩序之间的十字路口的示意图

对当前全球危机的分析表明,旧有范式正将我们引向一个不归点。但如果我们能为未来的世界准备一种新的、更具活力的意识形态呢?这是一个实践哲学和政治哲学的任务。它关乎的不是抽象的讨论,而是在全球危机后,有意识地设计能够让社会重生的伦理和价值观基础。

第一部分:诊断:将世界推向“X点”的五个趋势

当前世界的政治状况可被描述为一个深刻转型和高度动荡的时期。冷战结束后那个规则相对清晰的时代显然已经结束。我们正处于形成一个新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其轮廓尚不清晰。

当前趋势的汇合,描绘了一幅复杂且在很大程度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图景,这个世界正变得更加碎片化、竞争激烈且不可预测。旧秩序的崩溃速度超过了新秩序的建立速度。此外,这个未来世界将建立在何种原则之上,也完全不清楚。我们正处在一个分岔点,两种对立的力量正在为定义未来而斗争:一种是隐喻性的“野蛮”——信奉强权法则并拒绝复杂系统;另一种是“文明”——致力于更高水平的合作与意识。

让我们审视一下将我们引向这个临界点的五个关键向量。

  1. 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的转变。 美国的无条件主导地位正在减弱,而新的权力中心正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中国作为经济和技术超级大国,一个更加自信的俄罗斯,以及一个日益强大的“全球南方”(印度、巴西、金砖国家)。世界变得更具竞争性,多个“极点”为资源和影响范围而战,形成一个新的、不稳定的两极体系。
  2. 全球机构的侵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和平而建立的机构正处于危机之中。联合国安理会经常因否决权而瘫痪,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为贸易战所忽视,国际法准则正在让位于“强权即公理”。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
  3. 意识形态和技术对抗。 全球化正在让位于碎片化。名义上的“民主国家”与“专制国家”之间的对抗,对关键技术(人工智能、5G、半导体)主导权的争夺,以及信息战已成为新常态,造成了技术标准不兼容(“割裂网”)的风险。
  4. 内部极化和民粹主义的兴起。 许多国家的外交政策正成为其内部问题的“人质”。深刻的社会分歧和民族主义的兴起,导致领导人更倾向于在国际舞台上采取冒险举动以提高其支持率。决策越来越受到短期利益的压力。
  5. 跨国问题的加剧。 在这些冲突的背景下,需要最大程度国际合作的问题日益加剧:气候变化、大流行病风险、移民危机。一个危险的悖论出现了:合作的需求在合作可能性最小的时候达到顶峰。

这些趋势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全球冲突的风险。大多数分析家都认为,涉及主要大国的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现在比古巴导弹危机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高。问题不在于不可避免,而在于国际关系体系已经变得危险地脆弱。


第二部分:脆弱的保障:为何常识无法阻止战争

尽管风险日益增长,但仍存在强大的威慑因素:经济相互依存、精英的理性以及核威慑。然而,历史告诉我们,逻辑、经济和常识在政治意愿、意识形态和人类情感面前是脆弱的障碍。

这些因素最好不被视为和平的保证,而是可能将冲突推迟到“X点”的保障——那一刻,平衡发生变化,一方得出结论,战争的风险低于无所作为的代价。

  • 经济相互依存?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在经济上与我们今天一样融合。当时的主要思想家认为,一场大战是不可能的,因为它在经济上是自杀性的。他们错了。民族主义和政治野心胜过了理性。
  • 精英的理性? 历史上充满了理性领导人做出灾难性决定的例子,他们成为“群体思维”、错误情报或自身宣传的“人质”。
  • 核威慑? 这是唯一一个阻止了超级大国之间直接战争的质的新因素。“相互确保摧毁”(MAD)的概念使得一场全面战争变得毫无意义。但其弱点在于,如果一方在常规冲突中开始失利,并感到其重大利益受到威胁,可能会决定使用战术核武器,这存在误判、意外或失控升级的风险。

核武器为这个等式增添了巨大的恐惧因素,这至今仍是最可靠的保障。但风险的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情景正导向那个“X点”,在那个点上,即使是这种恐惧也可能被其他考虑所压倒。


第三部分:Civethica:“X点”后世界的操作系统

如果建立在“利润和权力思想”之上的现有文明正冲向一个不归点,那么Civethica运动不太可能阻止这列火车。它今天的角色不是一个制动机制,而更像一个“救生艇”,载有那些幸存者所需的新操作系统的代码。

文明作为一次失败的实验

如果我们将我们当前的文明视为一个宏大的实验,那么《宣言》中对其的诊断是严峻的:“人类本身正在变成一种原材料,并且不再能够理解其家园存在的临界点正在逼近。”这描述了一个已经丧失自我保护能力的系统。就像“宇宙25号”实验中的老鼠一样,它走向崩溃不是因为外部敌人,而是因为内部意义的枯竭。

在这种背景下,一场全球战争不是崩溃的原因,而是其最终、最响亮的症状。它是一个范式的逻辑结论,在这个范式中,无限制的竞争被置于合作之上,部分(一个国家、一个公司)被置于整体(地球、生物圈)之上。

一个新世界的“固件”

“X点”之后会发生什么?如果人类没有被完全摧毁,幸存者将发现自己身处不仅是城市,也是意识形态的废墟之中。民族主义、掠夺性资本主义、地缘政治野心——所有这些都将声名狼藉,因为正是这些“利润和权力的思想”导致了这场灾难。

将会出现一个存在的真空。在那一刻,将需要一个新的基本思想。这可能是Civethica相互关联的价值体系。

为什么它会适用?

  1. 起点——现实,而非意识形态。 Civethica价值体系不是从关于国家或市场的抽象观念开始,而是从基本、不容置疑的事实开始:我们存在于宇宙中,在一个脆弱的星球上,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内。这将是所有幸存者都能理解的“零层协议”。
  2. 重新定义人类的角色。 《宣言》指出,人是“守护者或毁灭者”。在“毁灭者”的角色导致灾难之后,生存的唯一逻辑路径将是“守护者”的角色。责任将不再是一种道德选择,而是生存的条件。
  3. 必需,而非选择。 今天看起来理想化的原则将成为务实的必需品。伦理将是恢复信任的唯一途径。有意识的技术发展将变得至关重要。而文化和记忆将聚焦于主要教训:一个建立在利己主义之上的世界会自我毁灭。

从“多极化”到生存的“单极化”

《宣言》声明:“这里只能有一个极点——对我们共同家园的全面关怀和保护。”在我们当前的世界,这听起来像一个行动号召。在一个“X点”之后的世界,它将成为一条物理定律。当资源稀缺、环境恶劣时,有毒的竞争将导致必然的灭绝。唯一成功的策略将是在共同的伦理规范框架内为了生存而合作和进行健康的竞争。

结论

因此,Civethica运动以其目前的形式,并非一支能够阻止战争的政治力量。它更像是一个“修道院团体”,在一个“黑暗时代”的前夕,致力于保存和系统化那些在随后的“文艺复兴”中将需要的知识。

它为未来创造了一个“操作系统”,基于一个惨痛的教训:利己主义和分裂的道路是通往自我毁灭的道路。而共同进化、关爱我们的家园、以及保护生命和理性的道路,是那些在旧世界失败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唯一剩下的道路。但最矛盾的是,要确立这些原则也需要力量,所以现代世界的对抗在未来并不会结束。它只会采取其他形式。

有想法或异议吗?

在我们的社区中讨论这个及其他概念。

加入讨论